春草池塘太液旁,水精宫殿牡丹香。
惭非绮里攀鸿翼,也侍承华宴凤庄。
玉唾银钩看落笔,绣袍金碗拜盈箱。
迎门儿女牵衣袖,搜得随侯与夜光。
谢皇太子三月十九日召宴荣观堂颁赐金杯襭罗春草池塘太液旁,水精宫殿牡丹香。
惭非绮里攀鸿翼,也侍承华宴凤庄。
玉唾银钩看落笔,绣袍金碗拜盈箱。
迎门儿女牵衣袖,搜得随侯与夜光。
注释:
- 谢皇太子:向皇太子表示感激或感谢。
- 三月十九日:指的是农历的三月初九,这一天是皇太子的诞辰。
- 荣观堂:指太子的居所,也代指皇太子本人。
- 颁赐金杯襭罗:将金杯和绶带作为礼物赐予宾客,以示尊贵和荣耀。
- 春草池塘太液旁:春天的草地在宫廷池塘的旁边。太液池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大型水池,位于大明宫正南面。
- 水精宫殿牡丹香:形容宫殿华丽且香气扑鼻,如同水晶宫殿中的牡丹花散发出的芬芳。
- 绮里:指华丽的衣服或装饰。
- 绮里攀鸿翼:形容穿着华丽衣物的人像鸟儿一样展翅飞翔。
- 承华宴凤庄:参加宫廷中的宴会,享受皇家的荣耀。
- 玉唾银钩看落笔:用玉制的笔蘸着墨水书写,形容书法之美。
- 绣袍金碗拜盈箱:穿上绣有龙纹的礼服,用金碗盛满酒敬奉宾客,形容待客之隆重。
- 迎门儿女牵衣袖:迎接宾客时,孩子们拉着父母的袖子,形容场面热闹。
- 搜得随侯与夜光:搜寻到珍贵的宝物随侯珠和夜光石,这两种宝石都是非常名贵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宫廷宴会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子殿下的生日宴请场景。首句“谢皇太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皇太子的感激之情。次句“春草池塘太液旁,水精宫殿牡丹香”描绘了宴会地点的美丽景象,以及牡丹花的芬芳四溢。接下来的句子“惭非绮里攀鸿翼,也侍承华宴凤庄”抒发了作者虽然未能像其他贵族那样拥有华丽的外表和身份,却也能在这样的场合中尽享荣华。
“玉唾银钩看落笔,绣袍金碗拜盈箱”两句展现了宴会上文人雅士挥毫赋诗、饮酒作乐的情景,以及宾客们对太子的尊敬和欢迎。最后一句“迎门儿女牵衣袖,搜得随侯与夜光”则描写了宴会现场的热闹氛围和珍贵的宝物。整首诗歌充满了富贵和喜庆的气息,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