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归乘使者车,浙东新得左鱼符。
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
雕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
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注释】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二首:跋陆,名不详。剑南,即剑外,四川一带。左鱼符,唐初以鱼符为官品的凭证,有左、右之分;鱼符上写官品,下写月日。这里泛指官职。诗人曾作《送陆务观使君赴成都》诗:“浙东归去左鱼符。”

霜鬓,头发花白如霜。何人问,谁问?

焉,怎么。杜甫《春望》有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名绝,诗名卓著。

雕得,雕印。心肝百杂碎,比喻其诗如心肝被百事搅扰,难以安宁。

依前,照旧。涂辙九盘纡,比喻他的道路坎坷曲折。

蹇驴,跛脚的驴,用来比喻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诗。诗人陆务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后裔,曾做过四川的观察使和成都尹等职。陆游对杜甫十分崇敬,曾写过许多怀念杜甫的诗句。这两句说,陆务观像使者一样乘马来到四川,获得了朝廷的委任。“浙东新得左鱼符”,说明陆务观已经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可以到浙东任职了。

第三、四句说,陆务观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年老力竭,没有人来询问他的诗才,即使有诗名也不会流传千古。杜甫在《戏韦少府丈》一诗中曾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认为,诗的好坏,是主观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即使自己的诗名再高,也无人知道。陆游也是同样的看法。他认为,诗的名声,不是靠别人的称颂就能传世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后人的认可。

第五、六句说,陆务观的诗虽然写得好,但是道路坎坷,不能实现他的文学志向。诗人用杜甫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陆务观的关心和同情。杜甫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自己:“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是指自己的作品虽然很好,但是没有被人赏识。而“魑魅喜人过”是指在自己面前横行霸道,欺压人民的邪恶势力。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陆务观的祝愿,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文学志向,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七、八句说,杜甫生在贫穷的时候,连虱子都要爬到他身上,而千年之后,却有很多诗人拜倒在陆务观的脚下。这句话是对陆务观的称赞和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曾经生活在战乱频繁,人民疾苦的年代里,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文学事业。相反,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成为了后世诗人学习的榜样。而陆务观能够继承杜甫的遗志,用自己的才华来造福社会,这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