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月黑过淮阴,归路天花舞故城。
一剑光寒千古泪,三家市出万人英。
少年跨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
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宣成。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

杨万里,南宋杰出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尤以诗歌见长,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切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本诗便是其中一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与历史的思考。

诗句释义:

  1. “来时月黑过淮阴”: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经过淮阴县时的情景,月光昏暗,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沉重的气氛。
  2. “归路天花舞故城”:描述了诗人回到故乡时的景色,天空中飘散着五彩斑斓的花,仿佛是一幅生动的图画。
  3. “一剑光寒千古泪”: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他们的勇气如同一把剑一样锋利,却也让无数后人感到悲痛。
  4. “三家市出万人英”:通过对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即使是英雄豪杰也难以幸免于难。
  5. “少年跨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描述了两位不同年龄的人物,一位年轻的士兵勇敢无畏,另一位年迈的父亲因儿子的行为而感到惊讶和不平。
  6. “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宣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如果不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淮阴县又怎会减少到只剩下一个地名的地步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淮阴县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普通人的生活的描绘,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痛苦。

在艺术手法上,杨万里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具象化,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外,诗中的对偶句如“一剑光寒千古泪”、“三家市出万人英”等,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使整首诗更加和谐动听。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苦难。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