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越亡吴未害仁,不妨报国并酬身。
风云长颈无遗恨,雪月扁舟更绝尘。
还了君王采香径,须饶老子苎罗人。
鸱夷若是真高士,张陆何堪作近邻。
《题吴江三高堂范蠡》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范蠡在吴越争霸中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名誉的淡泊。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诗意解析与译文对照
- 霸越亡吴未害仁,不妨报国并酬身。 表达了范蠡在灭吴之后的从容态度,他没有因自己的功绩而自满,反而选择报效国家。
- 风云长颈无遗恨,雪月扁舟更绝尘。 通过“长颈”象征范蠡的胸怀宽广,即使身处风云变幻之中也无所畏惧;“雪月扁舟”则形容他的生活简朴而超然。
- 还了君王采香径,须饶老子苧罗人。 这里的“还了”意味着范蠡还清了曾经为君王所用、为霸业出力的债务,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谦逊。
- 鸱夷若是真高士,张陆何堪作近邻。 “鸱夷”指的是范蠡的名字,如果他真是一个真正的高人,那么像张良、陆贾这样的人物就显得不够资格和他为邻。
- 赏析
- 政治理念的体现:通过对范蠡行为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家应有品德和行为的期待。范蠡的不贪恋权势、不追求个人名声的态度,是对理想政治家形象的赞美。
- 人生哲学的展现:范蠡的行为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名利的人生态度,他的故事告诉人们,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荣耀,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尊重。
- 历史典故的应用:杨万里在这里巧妙地引用了范蠡的故事,这不仅是为了赞美范蠡的政治智慧和个人品德,更是希望通过这一历史典故来启迪后人。
- 词句解析
- 霸越亡吴未害仁:霸越亡吴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覆灭,这里用“未害仁”来形容范蠡在处理国事时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变得傲慢或贪婪。这里的“仁”字,不仅是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对范蠡人格魅力的肯定。
- 风云长颈无遗恨:这句诗描绘的是范蠡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心态。“长颈”比喻了他的胸襟宽广,能够容纳天下事;“无遗恨”表明了他对于过去的荣辱得失看得很开。
- 雪月扁舟更绝尘:这里的“雪月”通常指高洁的品质,而“扁舟”则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整句话表达了范蠡即使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也能够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躯,不为五斗米折腰。
《题吴江三高堂范蠡》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对范蠡这位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敬仰。通过对范蠡政治智慧、人生哲学和历史典故的综合运用,杨万里成功地将范蠡的形象塑造得立体而鲜活。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示,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