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招近侍自江都,两岁何曾见国姝。
看尽满栏红芍药,只消一朵玉盘盂。
水精淡白非真色,珠璧空明得似无。
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
玉盘盂
旁招近侍自江都,两岁何曾见国姝。
看尽满栏红芍药,只消一朵玉盘盂。
注释:
玉盘盂:形容芍药花的颜色像玉盘一样明亮洁白。
玉盘盂,形容芍药花颜色明亮洁白如玉盘。
旁招近侍自江都,两岁何曾见国姝。
注释:
旁招近侍:指皇帝身边亲近的侍从。自江都:来自扬州(古称江都)。江都是扬州的别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观赏芍药时所作,通过对芍药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扬州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旁招近侍自江都”,描述了皇帝身边亲近的侍从从扬州(古称江都)来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惊喜和好奇。
第二句“两岁何曾见国姝”,则是对诗人自己两年来未曾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宫廷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看尽满栏红芍药”,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自己欣赏满栏芍药的情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芍药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第四句“只消一朵玉盘盂”,则是诗人对芍药花的赞美之词。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芍药花与玉盘盂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芍药花美丽、纯净、明亮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水精淡白非真色,珠璧空明得似无”。这两句是对芍药花颜色的进一步描绘和赞美。诗人用“水精淡白”来形容芍药花的颜色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而“珠璧空明”则形容其颜色如同珍珠和美玉一样璀璨夺目。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芍药花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第六句“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这是诗人对自己与芍药花比较后的感受和思考。他认为自己的身世与芍药花相比,无法与之相比,但却有如冰雪般清纯、洁白的肌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身份和地位的反思和审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我身份和地位的反思和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