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释】
- 喜雨:喜悦的雨水。
- 欲知一雨惬群情:想要知道这一场雨,能够让人感到满足和高兴。
- 听取溪流动地声:倾听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 风乱万畴青锦褥:风吹动田野上的草,就像青色的锦缎被搅乱了。
- 云摩千嶂翠瑶屏:云雾缭绕着千座山峰,如同翠绿的玉屏风。
- 行人隔水遥相语:行人隔着水面相互交谈。
- 立鹭摧枝忽自惊:鹭鸶站立在树枝上,突然被惊吓而飞走。
- 岁岁只愁炊与酿:年复一年,只担心做饭和酿酒的事。
- 今愁无甑(zèn)更无瓶:现在愁的是饭没有蒸笼,酒没有瓶子。
【译文】
想知道一场雨能否让人感到满意?听听溪水的潺潺流过田野的声音。
一阵风吹过,万顷田土就像青色锦缎被翻乱了一样。
云雾缭绕着千座山峰,犹如翠绿如玉的屏风。
行人隔着水面相互交谈,鹭鸶站在树杈上突然受惊飞起。
每年都担心做饭、酿酒的事情,如今又担心饭没有蒸笼,酒也没有瓶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雨后乡村景象的美好感受,以及对农耕生活的深切关怀。全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形象,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图。
第一句“欲知一雨惬群情”,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这场雨是否能够让大家都感到满足的愿望。第二句“听取溪流水动地声”,则是诗人通过聆听溪水的流淌声来感受这场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风乱万畴青锦褥”形象地描绘了风儿掠过田野时,将青绿的禾苗吹拂成一片青锦般的地毯。这一比喻既表现了风的力量,也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四句“云摩千嶂翠瑶屏”,则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在千座山峰之上,如同翡翠般碧绿的屏风。这一景致既展现了山水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行人隔水遥相语”,描述了行人隔着水面相互交谈的情景。这里的“隔水”不仅是指空间的距离,更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第六句“立鹭摧枝忽自惊”,则通过一只鹭鸶因受到惊吓而飞走的情节,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鹭鸶作为诗人眼中的自然精灵,其惊飞的动作既是对环境的敏感反应,也反映了诗人对和谐共处的渴望。
最后一句“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这里的“炊与酿”指的是日常的饮食制作,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困境,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