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里街头可久停,今宵无月也宵征。
一天星点明归路,十里荷香送出城。
山轿声声柔橹紧,葛衣眼眼野风清。
五更月出还家了,不早相期作伴行。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六月将晦夜出凝归门
- 译文:农历六月快要结束的时候,夜晚我离开了凝归门。
- 注释:凝归门可能是作者的家乡或者他的行旅地。”六月将晦”指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即夏末秋初。”夜出凝归门”表达了作者在夏日即将结束时离开家门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夏季的黄昏时分,因某种原因(如告别)而离开凝归门。这里的“晦”字,既指农历的月末,也隐含着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 暑里街头可久停
- 译文:在炎热的天气里,街头上可以长时间停留。
- 注释:此处的“暑”指的是夏天的热,突出了环境的炎热和不适。”街头”表明了这是在户外的场景,而“可久停”则暗示了这种环境虽然令人不舒适但并不妨碍长时间的停留或行走。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夏日高温下户外生活的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这种环境的适应和接受。
- 今宵无月也宵征
- 译文:今夜没有月亮,我们也将踏上征途。
- 注释:“今宵”指的是当天的夜晚,“无月”意味着天气状况不佳,可能暗喻诗人的心情或旅途的艰难。“宵征”中的“宵”表示夜晚,“征”通常指旅行或出征,这里可能是指出发去外地或远行。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今宵”的自然景象(无月)和即将发生的行动(宵征),强调了诗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坚韧或无奈。
- 一天星点明归路
- 译文:天上的星星点点,指引着我回家的路。
- 注释:这里的“星点”形象地描述了夜空中稀疏的星光,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明归路”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归途的期待和希望。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星星这一元素象征着引导和安慰,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与坚持。
- 十里荷香送出城
- 译文:十里之外传来荷花的清香,仿佛要送别我出城门。
- 注释:“十里”在这里形容距离之远,而“荷香”则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送出城”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似乎被这股荷香所感动,以至于想要将它送到城外。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荷花香气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稍带离愁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情感状态。
- 山轿声声柔橹紧
- 译文:山轿的声音轻轻响起,船桨划动的声音紧紧相连。
- 注释:“山轿”是一种古代交通工具,由人力驱动,通常用在山区。“柔橹”形容船桨的动作温柔而有节奏,“紧”则表现了行进的速度和紧密的联系。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两种不同的动态(声音和动作),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生动性。
- 葛衣眼眼野风清
- 译文:穿着葛衣随风而行,感受着野外清爽的风。
- 注释:这里的“葛衣”指的是用葛布制成的衣服,它通常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凉爽感。“眼眼”可能是指微风吹过时树叶的沙沙声,“野风清”描绘了一幅野外自然风光中微风拂面、空气清新的画面。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葛衣和野外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内心的平静。
- 五更月出还家了
- 译文:当五更的月亮升起时,我已经回到家里了。
- 注释:五更通常是古代时间的一个划分,指的是深夜至黎明之间的一段时间。“月出”即月亮升起的意思,“还家了”表示回到了家中。
- 赏析:这句诗以时间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现象(月亮升起)与人的活动(回到家)联系起来,体现了时间流逝与生活节奏的和谐统一。
- 不早相期作伴行
- 译文:不要过早约定一起同行。
- 注释:“相期”意为相互约定或期望,“作伴”则表示陪伴或同行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对方保持联系,共同前行的意愿。
- 赏析:这句诗以一种轻松的语气结束全诗,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可能的相遇持开放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分离的无奈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