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
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
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
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
这首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在诗中用“谁曾白日上青天”来比喻那些能够实现伟大抱负的人。而“谁羡千钟况万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在追求事业的同时,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才华。只有内心强大、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达到“除酒外更无仙”的境界。
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
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饮酒的看法。他认为适量饮酒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心境开阔。但是过度饮酒则会让人偏离正道。因此,他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情况下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但在关键的时刻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这句诗以李白和杜甫为例,指出这两位大诗人虽然经历了生活的低谷(饥饿和寒冷),但最终都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伟大诗人。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看重,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成就一番伟业。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看法,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被暂时的困境所束缚。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杨万里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对物质生活的淡然,还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都反映了他对人生的高度认知和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