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显闻孙定不虚,西枢犹子故应殊。
鸾停梧上遗风在,雁进松间得句无。
剩有老农歌赞府,未多荐墨送清都。
晦翁若问诚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

诗句原文:

忠显闻孙定不虚,西枢犹子故应殊。
鸾停梧上遗风在,鴈进松间得句无。
剩有老农歌赞府,未多荐墨送清都。
晦翁若问诚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

赏析:
《送庐陵丞刘约之》是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友人刘约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仕途的期望和祝愿。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赞美自然景色来寄托对友人的情感,同时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1. 忠贤传扬
  • 忠显闻孙定:忠贤指的是忠诚与贤能,此处用以赞扬刘约之的忠诚和能力;“闻”字表明了作者听闻此消息时的心情和态度。
  • 西枢犹子故应殊:西枢指的是西京,即现在的洛阳,这里借指刘约之为朝廷效力的资格。“犹子”表示刘约之作为皇帝的直系后裔或亲戚,其特殊身份和地位得到了强调。
  1. 自然景观
  • 鸾停梧上遗风在:鸾鸟停在梧桐树上,象征着高贵与纯洁。“遗风”则暗示这些品质和美德在刘约之身上得以传承。这里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隐喻了刘约之的高洁品质。
  • 鴈进松间得句无:大雁飞进松树林间寻找食物,而“得句无”则表示虽有收获但无甚佳作,寓意着即使有成就也显得平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刘约之虽有所成就却未达到巅峰的状态。
  1. 人文关怀
  • 剩有老农歌赞府:虽然只有少数农民在赞美刘约之,但这足以显示出他的声望和影响力。这反映了刘约之虽然身处基层,但仍然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尊敬。
  • 未多荐墨送清都:这句话意味着刘约之尚未得到更多的推荐或提拔,“清都”可能是指京城或高级官职所在地,表达了对刘约之未能进一步提升职务的遗憾。
  1. 人生哲理
  • 晦翁若问诚斋叟:“晦翁”可能是指朱熹(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评价杨万里的诗歌,称其为“诚斋体”。如果朱熹询问杨万里关于刘约之的情况,这表明了杨万里与刘约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杨万里对刘约之才华的认可。
  • 上下千峰不要扶: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过分依赖外力或他人支持,而应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这里的“千峰”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不要扶”则是鼓励人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

《送庐陵丞刘约之》不仅展现了杨万里深邃的文学造诣,也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友人刘约之的关心、赞赏和支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