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舟中夜坐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注释:
- 舟中夜坐:在船上夜间坐着。
- 与月:和月亮。簟(diàn):竹席。
- 去天:与天空相比。
- 争:竞争。
- 若无篷与簟:如果去掉船篷和船舱里的竹席,即没有遮蔽物。
- 身在大虚中:身体漂浮在一个虚空之中。大虚,即虚无缥缈的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夜晚乘船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前两句“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形象地描绘了夜晚乘船时,船帆和船篷与月亮之间的距离,以及与天空相比的高度。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的后两联“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虚无感的深刻体验。诗人以船篷和船舱里的竹席为参照物,表达了自己身体漂浮在一个虚空之中的感觉。这种虚无感既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状态,也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感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