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腊后暖还寒,陌上泥中湿更干。

野寺鸣钟招我宿,远峰留雪待谁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往安福宿代度寺    
春前腊后暖还寒,陌上泥中湿更干。    
野寺鸣钟招我宿,远峰留雪待谁看。    

注释

  1. “往安福宿代度寺” - 前往安福县住宿在寺庙。
  2. “春前腊后暖还寒,陌上泥中湿更干。” - 春天来临之前冬天的寒冷尚未退去,但到了腊月之后又回暖了。路上的泥土变得湿润然后又变干了。这里的”春前”和”腊后”指的是季节交替的时间,而”暖”和”冷”反映了气候的变化,”暖还寒”和”湿更干”则是对这两种天气现象的描述。
  3. “野寺鸣钟招我宿” - 一座野外的寺庙里传来了钟声,吸引我去投宿。
  4. “远峰留雪待谁看” - 远处的山峰还留有积雪,不知道是谁会去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经过一座野寺时的情景。首句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前腊后,天气多变,既有温暖又有寒冷,这种天气变化给诗人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接下来描述了他在路上遇到的两个场景,一是泥泞的道路在经历了雨水和阳光后变得更加干燥(”湿更干”),另一是在野外的寺庙里听到钟声(”野寺鸣钟”)。这些细节都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山峰上仍留有积雪的景象所产生的好奇和渴望一探究竟的心情(”远峰留雪待谁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