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深草长绿冥冥,有路如无又断行。
风亦恐吾愁寺远,殷勤隔雨送钟声。
第一首:
竹深草长绿冥冥,有路如无又断行。
风亦恐吾愁寺远,殷勤隔雨送钟声。
注释:
竹深草长,绿色浓郁。
“路”在这里是比喻,指代道路、途径。
“冥冥”指的是朦胧、模糊。
“有路如无”是指虽然有路,但是好像没有一样,表示路途遥远,难以通行。
“又断行”是指这条路再次断裂,无法通行。
“风亦恐吾愁寺远”中的“风”指自然风,也暗喻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担心因为距离寺院太远,自己会感到愁绪。
“殷勤隔雨送钟声”中的“殷勤”是指热情周到的样子,“送钟声”是指寺庙的钟声传来,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里的“送钟声”可能是诗人在想象中听到的一种声音,或者是诗人在雨中听到的钟声。
第二首:
山高水长碧悠悠,石径幽深鸟语秋。
云海茫茫人独立,心随浪迹任东流。
注释:
山高水长,形容山势高耸,水流悠长。
“碧悠悠”指的是颜色翠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石径幽深”中的“石径”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幽深”表示小路非常隐蔽,不易被发现。
“鸟语秋”是指鸟儿在秋天的树上鸣叫的声音。
“云海茫茫”中的“云海”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层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人独立”中的“人”是诗人自己,表示诗人独自站立在山峰之上,显得孤独。
“心随浪迹任东流”中的“浪迹”指的是随风飘荡,无定向漂泊。这里的“心随浪迹”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想法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诗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