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未见见龟山,且卷诗书子细看。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早行鸣山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其任国子博士、东宫侍读期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厚的情感。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灵山未见见龟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美景的向往。灵山和龟山都是著名的名胜古迹,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对古代文明深深的敬畏之情。
“且卷诗书子细看”: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在中国古代,读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诗中的“卷诗书”,即意味着翻阅古籍,深入理解其中的学问和智慧。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
“春日幸从年后暖”: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温暖春天的喜爱。这里的“年后暖”可能指的是农历新年后天气变暖,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春风须带腊前寒”: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观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天与寒冷相伴,而春天则带来温暖。这里的“腊前寒”指的是冬季到来之前的寒冷,而“春风须带腊前寒”则表明春天的来临预示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美好。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杨万里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