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不住住犹溪,别驾贤孙法掾儿。
莫以甘棠南国荫,便忘萱草北堂诗。
【注释】
送:赠别。庆基叔:诗人的朋友,姓张,名庆基。南溪:地名。不住:不停留。别驾贤孙:指张庆基的堂兄张法掾,曾任上犹县知县,人称“别驾”。法掾儿:即张法掾。甘棠: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南国:指南方。萱草:《诗经·小雅·北山》中:“采蘩祁父,爰得女贞。”郑玄笺:“女贞,鹿葱也。其叶可食,可以疗疾。”后以“萱草”比喻母亲。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诗人对好友张庆基的劝勉与祝福。诗人说,你到上犹县去任职,不要像那溪水一样流个不停,而是要像溪水一样流而不返。“不住”二字,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而“住犹溪”,又似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别驾贤孙法掾儿”一句,既指友人张法掾,又暗示其官职为“别驾”。“别驾”一职在唐代相当于太守的副手,地位相当高。因此,诗人用“贤孙”称呼张法掾,既表示对他的尊敬,又是对他本人的一种褒奖。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强调“不住”之深意。诗人告诫张法掾,不要因为有了南国的甘棠树荫就忘记了北堂的萱草诗,即不要忘了母亲。这两句话合起来看,似乎是说张法掾应像流水一样不停地前进,不要停留、留恋,也不要因为有了南国的甘棠树荫就忘记了北堂的萱草诗,即不要忘了母亲。然而,从整首诗意来看,实际上还是表达诗人对张法掾的勉励与祝愿,希望他像溪水一样永不停息地为百姓造福,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母亲,要时刻思念和照顾她。
是对全诗主题的概括和升华,也是对友情的升华。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对好友张法掾寄予了深深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也表现了他与好友之间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