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苕花十里明,忽疑九月雪中行。
我行莫笑无驺从,自有西山管送迎。

【注释】

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即庐山。苕(sāo)花:一种草,开白色小花,因花如苕(豆科植物),故称。莫:通“暮”,傍晚。

【赏析】

诗人从江西出发,沿江而下,经豫章郡、浔阳郡、柴桑郡,又经过九江郡,最后到达浔阳郡的湓口。沿途风景秀丽,特别是庐山一带,景色宜人。诗人在《与朱元思书》中曾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写的是庐山之美景,而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首联写山色之美。“一眼苕花十里明”,“眼一瞥,苕花满山,十里之内尽见,色彩明丽。”苕花,即茅花,又称白茅,生长在江南水乡,春天开小白花。“十里明”指花影婆娑,映照着整个山谷,一片明亮。这是实景,但诗人通过“一眼”和“十里”两个词语的夸张,突出了山色的明净美丽。

次联写自己不因山色的优美而感到羞愧,而是因为有了管送迎的人而感到欣喜。“忽疑九月雪中行”,诗人忽然想到秋天已到了,而秋天也是下雪的季节,所以觉得仿佛是在雪中行走一样。这里的“雪中”并非真有雪,而是形容山路崎岖难行。

末联写诗人自比为无驺(古代的一种马车,用四匹马驾车)无从的行者,却得到了管送迎之人的帮助。“自有西山管送迎”,意谓虽然自己没有随从的马匹,但却得到了管送迎的人帮助,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自豪和对他人帮助的感激。

整首诗以“自”字开头,表达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前两联描绘了庐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后两联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孤独无助和他人的关怀照顾,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