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晴那得晓来泥,才见金钲浴绀池。
一阵五更松上雨,元来睡著不曾知。
【诗句释义】
访周仲觉夜宿南岭,月光灿烂,晓起路湿,闻有夜间雨声。
夜晴那得晓来泥,才见金钲浴绀池。
一阵五更松上雨,元来睡著不曾知。
【译文】
拜访了周仲觉,夜里在南岭住宿,月色明亮,早晨起来发现路湿漉漉的,原来是昨夜下过雨。
夜晚晴朗,哪能料到早晨起来满地泥泞,才看到金钲沐浴着清澈的池塘。
一阵半夜时分松树上的雨水落下,原来是他睡着的时候没有察觉。
【关键词注释】
访:拜访;周仲觉:人名;南岭:地名;月色粲然:月光明亮;晓起路湿:早晨起床时地面潮湿;五更:古代计时单位,指夜里一点;金钲:古代的一种乐器;浴绀池:沐浴在深蓝色的池塘中;一阵:表示短暂时间;五更松上雨:半夜的松树上的雨水;元来:原来;睡著:睡着;不曾知:不知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友宿于南岭的诗。诗人夜宿于友人家中,第二天清晨起身才发现自己脚底沾满了泥土,原来是昨晚一场大雨所致。诗人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和高兴。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访友的情景。“访”,即拜访的意思。诗人与友人约好晚上见面,因此特地来到友人家中拜访。“夜宿南岭月色粲”,意思是说夜宿于南岭之上,月光皎洁如银。“粲然”形容光彩鲜明,用来形容月光灿烂。“晓起路湿”,意思是说清晨起来发现脚下的泥巴湿润。“晓起”指的是早晨起床,“湿”是指湿漉漉的。诗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昨晚下了一夜大雨。
诗的后两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惊喜之情。“夜晴那得晓来泥”,“夜晴”即夜晚的天空晴朗,“那得晓来泥”则是表示怎么会在早上才发现脚下沾满了泥土。“才见金钲浴绀池”则是指清晨起来才看到金色的钲(古代乐器)沐浴在深蓝色的池塘中。“浴绀池”中的“绀”是指深蓝色,用来形容池塘的颜色深沉、幽蓝。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昨夜大雨的回忆和感悟。“一阵五更松上雨”,意味着半夜的松树上的雨水突然落下。“元来睡著不曾知”,意为原来是因为睡着的时候没察觉到。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诗人通过描述半夜的松树上的雨水落下,表达了他对昨夜大雨的记忆和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