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
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

【注释】

瓮:古时用陶器酿制酒。少陵:指杜甫,他的诗才情横溢,世称“诗圣”。坛:指诗人的祭坛。

【赏析】

此诗是咏梅的,首句写酿蜜的过程,次句写梅子,末句写梅花。全篇不直接写梅花,而从酿蜜、梅子、上少陵坛三个侧面着笔,以酿造之精、梅子之多、上少陵坛之高来表现梅花的高洁。

“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第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清澈见底的水瓮里盛满了洁白如玉的雪水。酿蜜的过程,需要等待春天的到来,所以这瓮里的雪水,是酿出好蜜的关键。第二句,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梅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梅花,它们在微凉的春风吹拂下,微微颤动着,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第三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场景:蜜蜂在花蕊间忙碌着,它们将花蜜带回巢穴,然后与同伴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断地品尝着美味的花蜜,同时也将这种美妙的感觉传递给了整个蜜蜂家族。

“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这是诗人对梅花的评价。他认为,这些梅花虽然生长在人间,但却散发着一种远离尘世的气息。这种气息让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望而却步,不敢接近它。然而,对于那些真正懂得欣赏美的人来说,这些梅花却成为了他们的心中之宝。他们会被梅花所吸引,被它的美丽所打动,进而登上少陵坛去赞美它。

这首诗通过对酿蜜、梅子和上少陵坛三个侧面的描绘,展示了梅花的高雅脱俗之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