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卷水入湖去,落尽波痕不复回。
更被纲船碍归舫,一船过尽一船来。
【注释】
南风:即暖风,温暖湿润的风。
湖口:指吴江入太湖的地方,即太湖口。
纲船:用竹缆牵引的船。
【译文】
温暖的南风吹着波涛向太湖流去,水面上的水波荡漾着,一层层退去;再也看不到那被浪击碎的水迹了。
更被那些网罟船阻碍了归乡的船,一艘艘地驶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春天,乘船从湖州往苏州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处在官场失意时期,心情抑郁,所以诗中多有悲凉之感。此诗以写景寄情,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愁苦心境。首联写春风吹过太湖口的景象。“南风”二字点明了时间,也渲染了气氛。“卷”字用得极好,既写出南风强劲有力,又暗示出湖水被吹得汹涌澎湃的情景。“入湖去”三字表明了水流的方向,同时暗喻诗人自己仕途的失意。“落尽波痕复不回”一句,形象地表现出春风吹过湖面后留下的涟漪已经消失无踪。这既表现了春风的力量之大,也暗示出作者自己的失意之深。“落尽波痕不复回”,表面看来只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实际上却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叹。颔联写春风吹过湖口后,网罟船上的渔人不得不改变捕鱼方法的事。由于网罟船上的渔人手拉纤绳拖曳网罗,所以网罟船行驶起来十分缓慢,而顺风而来的小船则可以疾驰而过。这样网罟船就只好在后面紧追不舍了。颈联写网罟船的追逐情形。“纲船”即大网船。由于它体积庞大、行动迟缓,因而被前面的小网船紧紧追赶着,后面的小网船也不断地驶来,使大网船无法继续前行。这一联写景,不仅刻画了网罟船和顺风小船的速度对比,而且把网罟船和小网船之间的相互追逐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身的境遇。前面说网罟船被顺风的小船追赶着,那么,自己的处境岂不也是如此吗?因此,只能借酒浇愁,借酒消愁,以排遣心中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