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残滕六不归家,白昼乘风撒玉沙。
旋种琼田茁瑶草,更栽琪树着银花。
【注释】
滕六:即滕王阁。不归家:指不在本地,在外地作官。撒玉沙:比喻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琼田:指种植着的稻田或水田。茁:长出。瑶草:一种草名。琪树:一种树木名。着银花:指树上结满白色的花朵。
【赏析】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写于大和七年(833)十二月,当时作者正在吉州任司户参军。吉州属江西道,位于赣江下游。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大年初二这一天,从吉水小盘渡西返途中所见所感。
首句“腊残滕六不归家”,意思是说腊月将尽的时候,诗人还在外任职,不能回家过年。“腊残”是指农历十月,因为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滕六”是地名,这里泛指吉州。“不归家”是说在外做官,不能回家过年。诗人用“腊残”来说明他离开家乡的时间,而“不归家”则表明他的心绪。
第二句“白昼乘风撒玉沙”,意思是说白天乘着微风在雪中行走。“乘风”是形容风势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撒玉沙”形容雪花纷飞的景象,好像把沙子都洒成了白色的。
第三四句“旋种琼田茁瑶草”是说诗人在雪地里撒着种,希望种出的稻谷能长得像白玉一样,而种下的禾苗也茁壮成长,长出了像瑶草一样美丽的植物。“琼田”指的是种有水稻的水田,“茁瑶草”则是生长着像瑶草一样美丽的植物。
第五六句“更栽琪树着银花”是说除了种水稻之外,诗人还特意栽种了果树,希望果树上也能结满银花。“琪树”是一种树木,这里指的就是果树。“着银花”是说树枝上挂满了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的花朵,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吉州冬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