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人从东海归,新诗到日恰梅时。
撚梅细比新诗看,未必梅花瘦似诗。

【注】南海人:指诗人自况。东海归:诗人自谓归隐于海。东海:泛指东海。新诗到日恰梅时:新作的诗歌正好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撚(niān):捻,揉。梅细比:把梅花细细地和诗句比较。瘦似诗:形容诗人的新作之诗,其瘦劲之美,竟胜过了那枝梅花。

【译文】

南海的人从东海回归,新诗恰好在梅花盛开的时候到达。

我细细地把梅花和那首新诗比较,却未必说新诗瘦劲之美胜过了梅花。

【赏析1】此诗写诗人对友人寄来新诗的酬答之作。诗人先点出自己归隐东海,友人从南海寄来新诗。然后以“新诗”为题,抒发自己对友人新诗的喜爱之情。

首句“南海人从东海归”,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自己从隐居的地方回到了故乡,这两句一气呵成,语意连贯,毫无脱节之感。

次句“新诗到日恰梅时”,写收到友人新诗的时间。新诗正好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所以用“恰梅时”来形容时间,既贴切又自然,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第三句“撚梅细比新诗看”,这是诗人对友人新诗的赞美。“撚梅细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欣赏新诗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新诗的喜爱之情。

末句“未必梅花瘦似诗”,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友人新诗的喜爱之情。他认为新诗之瘦劲之美,竟胜过了那枝梅花。这句看似简单的一句诗,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诗的极高评价,也表现了诗人的才思敏捷、眼光独到之处。

【赏析2】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新诗的喜爱之情。

开头二句“南海人从东海归,新诗到日恰梅时。”交代了友人从南海寄来新诗的背景和时间。“南海人”即诗人自己,他曾经隐居于南海,而如今却回到了东海。“东海”代指故乡。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自己归隐东海,与友人相隔千里,而友人却在南海寄来新诗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新诗到日恰梅时”,写收到友人新诗的时间。“到日”指书信或诗歌到达之时,“梅时”指梅花盛开的季节。这两句一气呵成,语意连贯,毫无脱节之感。

中间二句“撚梅细比新诗看,未必梅花瘦似诗。”这是诗人对友人新诗的赞美。“撚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欣赏新诗的情景:“撚”字写出了诗人手指梅花的动作,同时也暗示了他正在细细品读朋友的诗篇;“细比”则表明他对朋友的诗篇极为喜爱。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梅花的瘦弱和自己的新诗相比,突出了新诗的瘦劲之美,更胜过了那枝梅花。

最后二句“未必梅花瘦似诗。”这是诗人对友人新诗的评价。这句看似简单的一句诗,实际上是全诗的重点所在。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赞美自己的诗篇,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间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新诗的喜爱之情。这种含蓄、委婉的表现方式,既避免了过于直白的赞美之词,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友人新诗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自豪。同时,这首诗的结构和韵律也十分优美,令人陶醉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