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霜松夹道周,国初凉伞至今留。
筠州旧是朝天路,六十年来行信州。

【注释】

筠州:今江西高安市。国初:指明朝建立之初。凉伞:即凉棚,古代行旅中遮阳用的一种布篷。朝天路:指前往京城的道路。信州:今江西上饶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了筠州的历史变迁。

首联写筠州的地理环境。“千尺霜松夹道周”,形容筠州的地形地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国初”二字点出了筠州建置的历史背景,明初洪武年间,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后来逐渐发展起来。这里的松树生长在高山上,千年不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筠州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颔联写筠州的交通要道。“国初凉伞至今留”,意思是说,尽管历史变迁,但筠州的交通要道依然保留着昔日的痕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筠州地势险峻的特点,也暗示了筠州人民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发展的决心。这里的“凉伞”指的是古代行旅中遮阳用的布篷,它象征着筠州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颈联写筠州的发展变化。“筠州旧是朝天路”,说明筠州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京城的道路,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六十年来行信州”,则是指近六十年来,筠州逐渐成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地区,这里的人们过着安定和谐的生活。这两句诗既反映了筠州历史上的政治地位,也展示了筠州人民在长期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行信州”三个字既包含了对过去的追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筠州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这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筠州地理环境的描绘、交通要道的叙述以及历史发展的回顾,展现了筠州从荒原到繁华的历史变迁,以及当地人民在历史发展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筠州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