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这首诗是唐代李涉的作品,名为《读退之李花诗》。下面逐句解释:

  1. 近红暮看失燕支: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下看到的近处的桃花,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颜色。燕支,即“胭脂”,是一种红色的颜料。这里用“近红”来形容桃花的色泽,意指桃花在夕阳的映照下,颜色变得暗淡、失去往日的鲜艳。

  2. 远白宵明雪色奇: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白色的花朵在夜色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宵明,即“月华”,指的是月光下的雪景。这句话形容了夜晚的雪地和花朵,月光洒在雪上,使得花朵在黑夜中显得格外美丽,色彩斑斓。

  3. 花不见桃惟见李: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桃花看不见了,但只剩下李花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因为看到其他花都已凋零,只有李花独自盛开,所以诗人觉得有些惋惜。

  4. 一生不晓退之诗: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一生都没有理解过杜牧的诗歌。退之,即“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杜牧诗歌的不理解和困惑。

译文:
夕阳下,近处的桃花已失去原有的颜色,变成了淡红色;而远处的白色花朵却在月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尽管看不到其他的花朵,只剩下李花独自绽放;然而,我一生都未能理解杜牧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夕阳下的花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人诗歌的疑惑。诗人以桃花和白花作为对比,通过夕阳的映照和月光的照射,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其他花朵的消失和李花的独放,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诗人诗歌的不理解。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