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暮渔郎初上船,一竿摇入水精天。
忍寒不睡妨底事,来早卖鱼充酒钱。
【注释】
湖天暮景五首:即《湖上晚归》之五。湖天:泛指湖光山色,也借指湖面。暮景:夕阳西下的景象。一竿摇入水精天:意思是说渔船的船竿摇入水中,仿佛进入一个水晶般清澈透明的境界中。水精天:指水晶般的清澄碧绿的湖水。忍寒不睡妨底事:忍受寒冷不肯就寝是因为什么事?底:什么。来早卖鱼充酒钱:意思是说在早晨早早把鱼卖了,用来换酒喝。
【译文】
天色已经晚了,渔夫才刚刚上船,一条竹竿摇入水晶般清澈透明的湖水中。
忍受寒冷而不肯睡觉是为什么?是为了早点卖掉鱼儿,换取换酒钱。
【赏析】
《湖上晚归》共五首,此为第五首。诗写诗人乘暮色未退之时,乘舟返家的情景。
首句写傍晚时分,诗人刚刚登岸,便看见一叶扁舟驶进湖光碧波之中。这第一笔就把读者带进一个美丽的画面:夕阳西沉,晚霞映照在湖面上,整个湖面一片红艳,如铺上了一块巨大的宝石;远处群山苍翠欲滴,近处岸边杨柳依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诗人刚刚登上小船,还未停歇片刻,又看见一只小艇疾速而来,向这边驶过来。那船帆高悬,好像要飞起来一般,船上的渔翁似乎在催促着快些靠岸,好上岸回家。于是,诗人又看到那只小船已驶进了“水晶”似的湖水中去了。这样,诗人笔下的这幅图画,便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了。
第二句写渔人划船入水的动态。“一竿摇入”四字写出了动作,“水精天”三字写出了景色。“一竿”指的是渔翁的短桨。“摇入水精天”,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诗人眼中的景色。“水精”是宝石的美称,这里用来形容湖水的清澈、明净,像宝石那样晶莹透亮。“天”指天空,“水精天”也就是指湖水。“摇入”二字写出了船儿入水时的动作,使人感到十分逼真。“水精天”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感觉,使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第三句紧承前句,写诗人久久不忍就寝。“忍寒不睡”四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不睡”二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的行动,说明他不愿就此休息,而是想多干一些活,多赚点钱。这两句看似简单的叙述,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诗人在渔翁面前表现出一种羡慕和敬佩之情:羡慕渔翁能耐得住严寒,不眠不休地劳作;敬佩渔翁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写诗人早起赶路,去卖鱼以换酒喝。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写诗人的一天的活动安排。但是实际上,这两句却是全诗的高潮所在。前两句写的是日落黄昏时渔翁的劳动情景;后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晨赶路的情景。诗人之所以选择在第二天早晨赶路,是因为昨天夜里他赚了一点钱,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去买鱼卖钱。这种劳动方式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自然的,但诗人却把它当作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来写,这就使整首诗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来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生活中的普通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