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霜鸿叫绝天,䰒松睡眼起来看。
殷勤甓社湖中客,送我南归到惠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思想感情,同时要关注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
昼睡闻雁(其一)
梦里霜鸿叫绝天,䰒松睡眼起来看。殷勤甓社湖中客,送我南归到惠山。
注释:①梦中听到大雁的叫声,惊起一看是秋天。②甓社:即砖社,晋朝谢安筑墅于山阴之西的兰渚,名“兰亭”。③䰒松:松树。④惠山: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南。⑤殷勤:恳切的样子。
译文:
夜深人静时,突然听到窗外大雁的叫声,惊醒后一看,原来是秋天到了。
梦醒之后,我起身看到窗前那棵高大松树,松针上落满了白雪。
这一定是昨夜砌了砖的谢安别墅里的老仆人,在梦中送我南归到惠山吧!
赏析:
这首诗以写梦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慨叹。首联“梦里霜鸿叫绝天,䰒松睡眼起来看”两句,写诗人在梦中听到了秋声,醒来看到窗外的松树上覆盖着白雪,感叹时光荏苒,不觉感慨万分。颔联“殷勤甓社湖中客,送我南归到惠山”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尾联“殷勤甓社湖中客”,诗人想象那位砌了砖的老仆人,一定是在梦中送自己南归至“惠山”吧?这里用典贴切生动,既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全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创作背景:
《梦游吴越四首》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当时,李商隐因事贬为东川节度使柳中丞幕下的掌书记。诗人在一次梦中游历到苏州城西的惠山,梦见一位砌砖的老人,于是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