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
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诗句赏析: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
  • 译文:游人不是去上坟,就是来到清溪边参加禊事。
  1. 关键词解释
  • “游人”指的是在清明节期间外出游玩的人。
  • “上坟”是指去墓地祭祖。
  • “清湍褉事”中的“褉”是古代的一种仪式,通常在河边进行,象征着净化和祭祀。
  1. 诗句解析
  •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褉事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观察到的现象:清明节期间,人们外出游玩或聚集到河边参与特定的仪式活动。这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视及其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1. 历史背景
  •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创作于南宋时期,此时正值清明时节,诗人杨万里通过观察和描述人们在清明时节的活动,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习俗及人们的节日情感。
  1. 艺术特色
  • 该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清明节风俗活动的描写传达出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同时,诗人巧妙地使用“游人”和“上坟”等词汇,不仅描述了具体的社会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游人与上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宋代清明时节的文化和社会风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概括。这首诗不仅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录,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