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恨骨已寒灰,尽禁厨烟肯更回。
老病不禁馊食冷,杏花饧粥汤将来。
【注释】
寒食: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禁火寒食。行部:地方长官巡视。牛首山:在今江苏南京南郊,为南朝齐梁时名胜。七首:即七律。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寒食节前一日巡视所到之处的风光。
“绵山恨骨已寒灰”,起句写景,点出诗人对绵山的感情,绵山在今陕西宝鸡市,是秦岭余脉的一座山峰。唐人游历绵山,多有题咏。这一句中“恨”字写出了诗人对绵山的无限眷恋之情;“恨”字下得沉重,表明他对绵山的依恋之深,绵绵不绝。
“尽禁厨烟肯更回”,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说尽管绵山之魂已经消逝,但人们还是忘不了它,依然在烧火做饭,炊烟缭绕。
“老病不禁馊食冷”,第三句以自己的身世经历来说明自己对绵山的留恋,说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所以连吃馊食都受不了,而对那山中的杏花更是喜爱。
“杏花饧粥汤将来”,第四句用“饧粥汤”来比喻杏花,杏花虽美,但诗人却觉得不如杏粥好吃,因为杏粥比杏花更能勾起诗人对于绵山的美好回忆。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绵山为背景展开全篇,从绵山的过去写到现在,从绵山的景色写到自己对绵山的感情以及自己在绵山的生活经历,最后以自己对绵山感情的描写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绵山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