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
柴门竹屋断崖底,艮斋手题咏斋字。
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
如今政是暮春者,三叹春风舞雩下。

【注释】

峡江:指江西九江的长江。谭温父:即谭嗣同,字康年,号南湖,晚号谭庵,清代诗人。咏斋:即谭嗣同自书斋名,后改为“吟啸轩”。柴门:用柴木编的门。竹屋:用竹子编成的屋子。断崖:高险的山崖。艮(gèn)斋:谭嗣同自书斋名。巴丘:在今湖北黄冈县西。月半轮:月亮半圆。政:正是。暮春:早春。者:助词,无义。三叹:多次叹息。

【译文】

渔郎载我乘舟下长江,夜里寻访故人谭子。

柴门竹屋在悬崖底,谭嗣同手题咏斋二字。

巴丘花草一片新,玉笥峰头月亮半弯轮。

如今正是春暮时节,三次感叹春风在舞雩台吹动衣袂翩翩起舞。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历江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风景画。首联是说渔郎载他下三峡水,夜访故交谭嗣同。次联写自己与故交谭氏在柴门竹屋下畅谈至深夜的情景。第三联写自己与谭氏同游巴丘、玉笥二峰,欣赏美景佳景。最后以“三叹春风”结束全诗,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江南时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三峡江水的美丽风光。首句“渔郎载我下峡水”,直接点出题目中的“峡江”。接着以“夜寻故人有谭子”来渲染气氛,表达对故交谭嗣同的思念之情。接下来“柴门竹屋断崖底,艮(gèn)斋手题咏斋字”,描绘出作者与谭嗣同在竹林小屋下畅谈至深夜的情景。而“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则描绘出作者与谭嗣同一同游览巴丘和玉笥二峰时所见的美景。最后一句“三叹春风舞雩下”,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