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春光懒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秾李。
阿昉姓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画处。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不如九京唤起文与可,麝煤醉与竹传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平水韵。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玉人:美女。自惜:爱惜自己的美貌。如花面:像鲜花一样的脸庞。不许:拒绝。黄鹂鹦鹉:指代那些喜欢接近美女的人或物。若令:如果。画史:擅长绘画的人。倾城:形容女子美貌动人至极。写遍:描绘得非常详尽。屏、扇:屏风和扇子,都是中国古代常见的装饰品。
- 春光懒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秾李。
春光懒困:春天的景色美好,但却懒得起床欣赏。扶不起:形容春光美好到连起床都感到困难。吹残玉笙:形容春光美好到连玉笙(一种乐器)都被吹得残破不堪。也慵理:也懒得理会。一梳云:指美人的发髻像云一样美丽,梳着云一样的发髻。微月影中扫秾李:在微弱的月光下,用扫帚清扫盛开的李花。
- 阿昉姓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画处。
阿昉:人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姓周不姓顾:名字的姓不同。笔端生莲步:指笔下有如莲花般清新脱俗的步法。阿昉的书法有如此高超的技巧。无妨:可以。正面与渠看:当面向他展示。丹青:指画,这里泛指绘画。无画处:意指没有画出来的细节或者意境。
-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妍丑:美丑,这里指的是人的容貌。古来:自古以来。妍、丑:美、丑。知几:知道多少。不知几多:不知道有多少。嫫母:传说中的丑女。《列女传》记载,春秋时鲁国的丑女孟母三迁以择邻,后孟子成名。背面谩人多:《列女传》记载,战国时齐国人钟离春相貌丑陋,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齐国的宰相。君不见:你可知。汉宫六六:汉代皇宫内嫔妃众多,有六位之多。六六:六六四十二,此处表示众多。王昭君:汉代宫女王嫱,因其美貌被选中出塞和匈奴和亲,后人称之为“昭君”。枉却:浪费、错用。
-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不如九京唤起文与可,麝煤醉与竹传神。
是时:这个时候。面:当面。写真:指画像或肖像。却遣:反而派遣。琵琶弹塞尘:用琵琶弹奏音乐来驱散边塞的尘土。九京:古代对京城长安的美称。文与可:宋代画家文同,号与可。麝煤:麝香制成的粉末,用来点染画卷,使其更加生动。竹传神:用竹子来描绘神韵。
整首诗通过对美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往往受到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限制,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展现。同时,通过对美女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才华和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