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如小儿,能坐未能立。
乱发覆地皮,劲气排雪汁。
谁将救暍手,种此青戢戢。
秋阳暴行人,清荫何时及。
【注解】
道傍:路旁。小松:矮松树。《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位南方。”孔颖达疏:“孟秋七月,是谓仲夏之后至秋分前五日也。”小松即指矮松。坐能:坐着。立能:站着。乱发:参差不齐的头发。劲气:坚强的意志、气概。雪汁:冰霜,喻严寒。戢戢(jí jí):茂盛的样子。暍(yè):喝不到水,比喻口渴难耐。救暍手:解救渴的人的手,即救助行人的双手。青戢戢:指矮松长出的嫩芽。
译文:
路旁有一棵矮松,它的枝干像小孩一样,能坐着不能站着,
参差不齐的树枝覆盖了地面,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排开了冰雪般的严冬。
是谁将它种在路边?是为了救治渴得难受的行人。
秋天的阳光猛烈,炙烤着行人,
那清凉的绿荫什么时候才能降临到他们身上呢?
赏析:
“道傍小松”开首两句写矮松。它虽小而弱,却生机盎然:枝干如人般坐着,却还未学会站立;参差不齐地伸向远方,却已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那稀疏的枝叶虽然掩不住大地的寒意,但依然挺拔向上,仿佛在对人们说:“尽管冬天很严酷,我依然要努力生长!”这两句诗以小见大,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对小松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诗人又由物及人,进一步描绘小松的形象。“乱发覆地皮”,是说小松的枝叶杂乱无章,仿佛是小孩子的头发一样,而“劲气排雪汁”,则形容小松的生命力旺盛,仿佛有着与冰雪抗争的力量。“谁将救暍手,种此青戢戢”,则是诗人由衷感叹,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在此时为这株弱不禁风的小松施以援手啊!这里的“暍手”是“解厄的手”之意。最后两句写小松的生长环境,以及它对人们的帮助。“秋阳暴行人”,“暴”是强烈的意思,表明天气的酷暑,而“清荫何时及”,则表达了诗人对行人们的担忧。“清荫”,就是树荫,这里借指树荫给人带来的凉爽与舒适。这句诗表面上是对行人的关心,实际上也是对诗人自己的自问自答: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这种清凉的树荫呢?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叹息,也是对理想生活的热切期盼。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婉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