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芷溪头子曾子,日饭兰花饮溪水。
犹嫌尘土涴荷衣,移家龙山西复西。
清晨芒屦上山觜,瞥见寸云石边起。
急追捉得絮一毬,襟包袖裹不放休。
须臾奔腾触怀出,散满晴空那可收。
云师却与曾子戏,展为大幕褰为帔。
独携曾子登云巢,其上无天下无地。
忽闻阿香笑一呼,曾子惊顾巢亦无。
归来作巢学云样,夜夜云来宿巢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他以豪放洒脱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题曾无疑云巢:题目中的“曾”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不确定或无定之意。“云巢”指的是云端之上的巢穴,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远、自由的境界。
兰芷溪头子曾子:这句描述了兰花和白芷生长在溪边,而“子曾”则可能是对这二者的一种比喻,如“子”可以联想到“之子”,表示这是某人(可能是诗人)的象征。
日饭兰花饮溪水:这里的“日饭”和“兰饮”都暗示了一种清雅的生活方式,与前面的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犹嫌尘土涴荷衣: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埃的厌恶,即使是美丽的荷花也难以逃脱被污染的命运。
移家龙山西复西:这句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找更接近自然的居所而不断搬家的行为,显示出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清晨芒屦上山觜:这里的“芒屦”是指早晨露水未干的草鞋,意味着诗人清晨便开始他的登山之旅。
瞥见寸云石边起:这句描述了诗人在登山中突然看到一块石头上有薄薄的云层,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急追捉得絮一毬,襟包袖裹不放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美景的珍视,他急忙抓住这个机会,不让任何美好瞬间溜走。
须臾奔腾触怀出,散满晴空那可收:这句描绘了云团在天空中自由飘荡的景象,最后它们消散在广阔的天空中,无法再被捕捉。
云师却与曾子戏,展为大幕褰为帔:这句话通过“云师”和“曾子”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元素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展为大幕”和“褰为帔”则是对云朵形状的夸张描绘,增加了诗意的趣味性。
独携曾子登云巢,其上无天下无地:这句表达了诗人独自登上云朵,仿佛置身于无垠天地之间的感受。
忽闻阿香笑一呼,曾子惊顾巢亦无:这里的“阿香”可能是指一种动物或某种象征,诗人听到它的笑声后感到惊讶,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巢已被风吹走。
归来作巢学云样,夜夜云来宿巢上:这句表达了诗人回到自己的巢穴,模仿云朵的样子重新筑巢,并期待着夜晚云朵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清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丰富了诗的艺术表现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