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南轩先生以道鸣,岳麓书院陶诸生。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
吾乡萧君八叶孙,云冈筑斋高入云。芝兰玉树争绩文,江湖鹄袍争骏奔。
愿师朱张两先生,驷马高盖塞里门。
诗句释义
君不见,南轩先生以道鸣,岳麓书院陶诸生。
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
吾乡萧君八叶孙,云冈筑斋高入云。
芝兰玉树争绩文,江湖鹄袍争骏奔。
愿师朱张两先生,驷马高盖塞里门。
译文
你不曾见过南轩先生用道来命名(他的名字是南轩),岳麓书院培养了很多有才华的人。
你也未曾见过晦庵先生精通经典学问,庐山书院的白鹿榜上都是优秀的学子。
我们家乡的萧氏家族,已经连续八代子孙都在书院接受教育了。
在云冈书院,他们修建了高大的讲堂,如同直冲云霄。
芝兰玉树争相努力成为才子,如江湖中的鹄袍一样,都渴望奔驰向前。
愿你像朱张两位先生一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让四方的人们都羡慕不已。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古代书院教育的盛况图景。首两句“君不见南轩先生以道鸣,岳麓书院陶诸生”直接点名了南轩先生和他的成就,他用道来命名自己的书院,说明他对道家思想的重视与推崇。接着“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则赞美了晦庵先生在庐山书院中对经典的精研,以及他的学生们在榜单上的优异表现,如白鹿一般出众。
第三四句“吾乡萧君八叶孙,云冈筑斋高入云。芝兰玉树争绩文,江湖鹄袍争骏奔。”则是赞颂了萧氏家族的教育成就。他们连续八代人都在书院学习,并在云冈书院建造了高大的讲堂。这些学子们就像芝兰玉树一样互相竞争,努力成为杰出的人才;而他们的志向也正如同江湖中的鹄袍一般,追求速度与成功。
最后四句“愿师朱张两先生,驷马高盖塞里门”。作者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像朱张先生那样受人尊敬,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同时,也期待他们能为学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机遇、令人向往的教育环境。这表达了诗人对良好教育的追求以及对优秀教师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