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谁为行媒教作赘,大姑山与小姑山。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综合分析诗意。答题时一般从手法、内容、情感等角度入手。

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伯仲”指大小,“分司”指分开管理)谁为行媒教作赘(指媒人牵线撮合),大姑山与小姑山(指大姑山和小姑山)。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竹枝词为体裁。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整齐,节奏明快。首句起势不凡,“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点明了大浪、小浪的位置关系:大浪在左,小浪在右。次句“谁为行媒教作赘”,“行媒”是说有人牵线搭桥;“作赘”是说有人牵线搭桥,把双方撮合在一起。第三句“大姑山与小姑山”,写两个地名,也暗含了男女双方的关系:大姑山代表女主人公,小姑山就是男方所在地。最后一句“谁为行媒教作赘,大姑山与小姑山。”写媒婆牵线搭桥促成了好事,但这里用的是反问的语气,意思是说:既然大姑山是女的所在地,小姑山就是男的所在地,那么这媒婆是谁呢?诗人在这里没有直说。但结合上文可知,这里的“谁”就是指媒婆。

【答案】

过乌石大小二浪滩,俗呼浪为郎。因戏作竹枝歌二首。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谁为行媒教作赘,大姑山与小姑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