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入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腊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廉上人归天台》一诗,由宋代诗人杨亿所作。此诗以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为核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从诗歌的开篇“旧住赤城华顶峰”,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的深情怀念。“华顶峰”指的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北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还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诗人通过提及自己曾经居住于此,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桂岩芝崦白云重”这一句,描绘了五台山中自然景观的壮丽。这里的“桂岩”、“芝崦”均指代五台山中的特定地点,而“白云重”则形容了这些地方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弥天曾共习凿齿”,诗人提到自己与朋友一起学习、讨论的情景。“习凿齿”是南朝宋时期学者,其学识广博,为后人称道。这里可能是在回忆与友人一起探讨学问的日子,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随后,“入洛因寻陆士龙”中的“陆士龙”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物,其名见于《世说新语》,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这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因为某种机缘巧合,与这位名人有了交集,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人际交往中机遇的珍惜。
“寒烛伴吟经臘雪”中,“腊雪”指的是寒冷季节下的积雪,诗人用“寒烛”作为陪伴,形象地描绘了在寒冷冬夜中独自读书的场景。这样的描述既表现了诗人清高脱俗的性格,也反映了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雨花开讲过晨钟”一句中,“花”可能指的是春日里开放的花朵,而“晨钟”则是指寺庙中清晨响起的钟声。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听着钟声醒来,感受着自然的宁静,同时也可能是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听钟声,共同感悟生命意义的时光。
《廉上人归天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幅流动的画面,记录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在自然和文化中获得的精神滋养。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