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征虏出萧关,又案公田汝水湾。
南亩万箱增地利,西清三刻对天颜。
一麾通守彤襜贵,九棘评刑赤笔闲。
闾里欢迎旧从事,随车雨气自应还。
【注释】
黄丞:即黄中,字宗旦,北宋时人。大理寺丞、颍州知州。通判:古代官名。唐宋设通判以分知州事,后为常驻之官。
萧关:指边远的关塞。
公田汝水湾:指黄中曾到汝水一带管理公田。汝水:今河南省境内的一条河。
南亩万箱增地利:指黄中曾在南面开垦田地,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南亩:指南方的田野。万箱:指一万石粮食。
西清:指皇宫的西侧清闲之地。三刻:指三个时辰或三个时辰的时间。
一麾:指一种仪仗旗帜。彤襜(chān):古代的一种红色帷幔。贵:尊贵。
九棘:指皇宫中的九条通道。赤笔:指皇帝用的朱笔。闲:闲暇,空闲。
闾里:这里指乡村。欢迎:指乡村百姓热烈欢迎他。随车雨气自应还:指黄中的车子在雨中经过,雨水的气息自然会回来,比喻黄中在任职期间,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
【赏析】
这首诗写黄中任颍州知州时所做之事,表现了他勤政廉洁的品质。首联写其随征虏出萧关,又案公田汝水湾的事迹;颔联写他在南亩增地利,西清对天颜的政绩;颈联写他的一麾通守彤襜贵,九棘评刑赤笔闲的政绩;尾联写他受到乡亲们的喜爱和拥戴。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叙事有序,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