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管演纶都已竭,文楸争道恨非高。
辄将花苑先春茗,聊代山中堕月毫。

注释:

青管和紫丝竹,都已经用完了,文人争相在道上争先恐后。我只好拿花苑中最先采摘的春天的茶代替山中的月亮下的毛笔。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晚年退居江州(今江西九江)时所作。诗人以建茶代宣笔,别书一绝,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首句“青管演纶都已竭”写自己使用的文房四宝已经用尽了;二句“文楸争道恨非高”,则进一步写自己因为缺少这些文房四宝而感到遗憾。三、四两句“辄将花苑先春茗,聊代山中堕月毫”则是说:既然连文房四宝也缺乏,那就只好拿山里春天的第一把鲜嫩的茶来代替它,聊以自慰了。这两句诗,一方面说明诗人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官,因而失去了许多机会来挥毫泼墨,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因失意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然而,这种消极的情绪,并没有使他消沉下去,反而使他更加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因此,尽管他的诗句中充满着感伤和苦闷,但其中仍然流露出一股倔强不屈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