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蚊告教一何奇,妙语都捐是与非。
偏向耳旁呈雅奏,直来面上发深机。
惜哉顽固终难入,多是聋迷听者希。
费尽谆谆无领略,更烦明月到窗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夜蚊》。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夜蚊告教一何奇,妙语都捐是与非。
  • “夜蚊”指的是夜间嗡嗡叫的蚊子。
  • “告教”意为告诫或教导。
  • “一何奇”表示非常奇怪或奇特。
  • “妙语”指蚊子发出的美妙叫声。
  • “都捐”意味着全部放弃,不再争辩。
  • “是与非”指的是对错、正反的判断。
  1. 偏向耳旁呈雅奏,直来面上发深机。
  • “偏向耳旁”形容蚊子的声音总是在耳边响起。
  • “呈雅奏”比喻蚊子的声音悦耳动听,像是高雅的音乐。
  • “直来面上发深机”意味着蚊子似乎直接飞到脸上进行攻击。
  1. 惜哉顽固终难入,多是聋迷听者希。
  • “惜哉”表达了对蚊子顽强生命力的叹息。
  • “顽固”指蚊子不轻易离开,坚持留在人身边。
  • “终难入”意味着蚊子很难进入人的耳朵。
  • “多是聋迷听者希”指的是大多数人对蚊虫的叫声并不敏感,难以察觉。
  1. 费尽谆谆无领略,更烦明月到窗扉。
  • “谆谆”形容反复讲述,此处指蚊子反复叮咬。
  • “领略”意指理解或欣赏。
  • “更烦”表达了更加烦恼的情绪。
  • “明月到窗扉”用月亮的影子比喻蚊子的叮咬,形象地描述了蚊子骚扰人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蚊子叮咬的奇特现象和人们对蚊子的无奈感。诗中的“夜蚊”、“妙语”、“雅奏”、“深机”等词汇,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力,也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蚊子的描述,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