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旱亢日,共荫苍烟姿。
岂识雪霜心,但轻蝼蚁皮。
中为栋梁用,莫叹斧斤迟。
樗柳尽牺象,后凋终不衰。
【注释】
- 次韵和松径:诗人应他人之邀,即兴赋诗作答。
- 旱亢日:天旱无雨,阳光炽烈。
- 苍烟姿:青翠的烟雾,形容树木茂盛。
- 雪霜心: 指树木在严寒中依然坚韧生长。
- 蝼蚁皮:比喻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 栋梁用:比喻人才为国家所重用。
- 樗柳尽牺象:用樗树代替了牺(祭祀用的牛)羊等祭品。
- 后凋终不衰:意思是即使最后凋谢,也不会衰败。后凋:比喻最后凋落。
【译文】
行人在烈日下奔波,却只能与青烟共舞。
怎能识得那雪霜般的坚贞之心,却被蝼蚁般的小事所轻视。
虽然你只是栋梁中的一根小木,也无需感叹斧子迟迟不砍。
即使是樗和柳,也全都被用作祭祀的牺牲。但终究是后来者,不会衰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生命和成长过程。首句“行人旱亢日”,以行人在炎热的天气下奔波的景象,暗喻人们在困难和逆境中努力生活的情景。第二句“共荫苍烟姿”,则描绘了行人与苍烟共同享受阴凉的画面,象征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相互依存。第三句“岂识雪霜心”,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深化,表达了虽然行人在炎热中努力生存,但他们可能无法理解那些在寒冷中依然坚持的人的内心世界和坚韧品质。
第四句“但轻蝼蚁皮”进一步强调了行人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他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事物。然而,接下来的五、六两句“中为栋梁用,莫叹斧斤迟”,则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尽管行人目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存在,但他们仍然有成为栋梁的机会,不必过于担心时机未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希望的态度。
最后两句“樗柳尽牺象,后凋终不衰”则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樗和柳来比喻那些被用来作为祭品的树木,而将后凋比作最后凋谢的事物。这些事物虽然在开始时可能会显得不起眼或者不重要,但是它们的存在并不会导致整个群体的衰败。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后凋者,整个群体才能保持活力和生机。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启示,那就是无论处于何种地位或者身份,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努力,直到最终取得成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哲理思想,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