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终南为客主,出入厌倦马与车。
与山朝夕欲还往,作楼近在室一隅。
主人去久山寂寞,正值青帝催焦枯。
我拘簿书甚杻械,摆脱步上提酒壶。
郊原犹未见春色,似据水墨长安图。
也知好景天更惜,高峰常是云模糊。
安得风伯持大彗,扫洒百里如屏铺。
显昧万状古诗国,收拾可秃千毫书。
我来愿作风雅户,醉倒坐待明月扶。
去家若有岩下梦,免复夜夜寻归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王建(约公元769年—835年),唐代诗人,字仲初。他是杜牧、张籍之后,中唐诗人的杰出代表。王建的诗歌大多反映都市社会生活和农民生活状况,他善于描绘城市风光、宫苑景观和民间疾苦,笔调清新通俗。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语言平易浅显,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但过于追求通俗而影响了其作品的整体风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登见山楼
太守终南为客主,出入厌倦马与车。
与山朝夕欲还往,作楼近在室一隅。
主人去久山寂寞,正值青帝催焦枯。
我拘簿书甚杻械,摆脱步上提酒壶。
郊原犹未见春色,似据水墨长安图。
也知好景天更惜,高峰常是云模糊。
安得风伯持大彗,扫洒百里如屏铺。
显昧万状古诗国,收拾可秃千毫书。
我来愿作风雅户,醉倒坐待明月扶。
去家若有岩下梦,免复夜夜寻归途。
译文
登见山楼
山楼的主人离开了,山显得更加寂寞了。
主人去久山寂寞,正值青帝催焦枯。
我被公事缠身,如同被锁链束缚一般。
摆脱束缚后,我要登上这座小楼。
郊外的原野尚未见到春天的气息,宛如一幅淡墨的水墨画卷。
我也懂得欣赏美景的珍贵,但高峰常常被云雾所遮蔽。
希望有风神手持大帚,扫去这百里的尘埃。
展现出万象纷陈的景象,就像一张白纸,可以随意书写。
我希望成为一位文人雅士,醉酒时坐着等待明月来扶。
离开家乡如果有了梦中的归途,就不必再夜夜寻找归途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见山楼所见之景抒发了一种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首两句描述了山楼主人的离去,以及自己对山楼的感情寄托。随后,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描绘出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在第三句中,诗人用“主人去久山寂寞”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了自己因公事繁忙而无法尽情享受美景的情况,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自然风光的向往之情。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风神手持大帚扫除尘世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于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叹和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