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为儒读国风,夫人高节有谁同。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蘋蘩力妇功。
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
欲知淑德碑何在,只听乡人叹息中。

代良夫人二首

赏析古代贤德与家风传承之美

  1. 诗词原文
    早岁为儒读国风,夫人高节有谁同。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蘋蘩力妇功。
    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
    欲知淑德碑何在,只听乡人叹息中。

  2. 注释解释

  • 早岁为儒:早年学习儒家经典。
  • 读国风:研究《诗经》的风雅部分。
  • 高节:高尚的节操或品德。
  • 桑梓:故乡,这里指代家族的居所。
  • 家法:家族的传统或规矩。
  • 蘋蘩: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辛勤和劳苦。
  • 力妇:勤劳的妇女。
  • 滫瀡:清洁用品,这里是清洁剂的意思。
  1. 译文
    年轻时研习儒家经典,夫人的品德高尚,无人可比。至今我们家族仍保留着传统,称颂那些勤劳的妇女功绩。在闺房中,她忍受着艰苦的生活;在庭院里,她却能让环境整洁美好。然而,要找到关于她的美德纪念碑,只能倾听乡邻的叹息之声。

  2. 赏析
    黄榦的《代良夫人二首》不仅是一首赞美女性勤劳和家庭责任的诗,更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贤良夫人的形象——她不仅在家庭中承担起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责任,还在社会和家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诗句中的“至今桑梓传家法”到“便说蘋蘩力妇功”,黄榦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将一个普通的家庭故事转化为一幅充满智慧和教育意义的画卷。这不仅是对夫人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角色和地位的一种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夫人的生活细节和精神风貌。她在家中默默承受着辛劳,却在公共生活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这种内外兼修的品质,不仅令人敬佩,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诗中提到的“欲知淑德碑何在,只听乡人叹息中”,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对过去贤德女性的纪念和颂扬,黄榦提醒我们不仅要珍视这些文化遗产,也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黄榦的《代良夫人二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让我们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那些被赞颂的优秀品质,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弘扬这种美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