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江头汹涌声,不知何处雨盆倾。
两涯牛马那容辨,一夕蛟龙怒不平。
浪尽横汀孤树在,微开顽翳夕阳明。
尽饶河伯乘秋旺,潦涸霜寒水自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眼“涨”。“闻得江头汹涌声”,“闻”字写出了诗人对江边水势的感知,“汹涌声”是诗眼,表明江边水势的壮阔,“不知何处雨盆倾”说明江面波涛滚滚,像暴雨倾注,“江”“溪”“海”都是指江面,“盆”比喻,“雨盆倾”形容江面水势浩大。“两涯牛马那容辨”,写江面上的牛、马难以分辨,突出其壮阔之势。“一夕蛟龙怒不平”写江中蛟龙发怒,表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浪尽横汀孤树在”,写江水流尽后留下的沙滩上孤零零的一棵树,表现江水之急。“微开顽翳夕阳明”,写夕阳余晖透过云霞照射到江面,使江水显得更加清澈。尾联用河伯乘秋旺,潦涸霜寒水自清作结,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听说江边的水声汹涌,不知道它来自何处,只见雨水倾泻而下;江边牛马难辨,只见江中的水龙发怒。江面水流平缓,露出沙滩上的一棵小树;夕阳余晖穿过云霞,映照江面,使江水变得十分清澄。即使河伯乘着秋天的盛潮来,也比不上江水的清明。

赏析:

首句写江边水声汹涌。“闻得江头汹涌声”,以设问的形式开头,既交代了时间(下雨之后),又暗示江水汹涌的原因。第二句紧承首句,点出江边水声的来源。“不知何处雨盆倾”,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第三句写江面上的牛马难以分辨,表现江水之壮阔。“一夕蛟龙怒不平”,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江中水龙的愤怒描绘得有情有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浪尽横汀孤树在”,描写江水退去之后,留下了沙滩上孤独的小树,表现江水的平缓。“微开顽翳夕阳明”,描写夕阳余晖透过云霞照射到江面,使江水显得十分清澄,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用河伯乘秋旺,潦涸霜寒水自清作结,表达出作者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