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垂垂绿覆栏,栏前仿佛见山□。
尽教富贵饶公等,未许林泉□数廉。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首句“老木垂垂绿覆栏”,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垂垂”形容老树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老树,既写出树木苍翠欲滴的特点,又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覆栏”则描绘出一幅幽美宁静的园林风光图。第二句“栏前仿佛见山□”,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游园所见景物。“仿佛”是说诗人仿佛看到山,但又不是真的看到了,而是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的虚景。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所处环境的关切。第三句“尽教富贵饶公等”,是说富贵的人很多,但只有你我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人。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之情。第四句“未许林泉□数廉”,意思是说,我们虽然不能像古人一样隐居山林,但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保持清白廉洁的品质。“林泉”代指山林泉水。“□”字通“廉”,“□数廉”意即“保持清白廉洁”。最后一句“赏析”是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要求考生要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
译文:
老树茂盛地覆盖着小亭,小亭前好像隐约见到山峦。尽教富贵之人多如繁星,却不许林泉之士屈指可数。
注释:
约:邀请。
栏:栏杆。
山□:指山峦。
尽:尽其极,此处强调程度之深。
赏析:
首句“老木垂垂绿覆栏”,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垂垂”形容老树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老树,既写出树木苍翠欲滴的特点,又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覆栏”则描绘出一幅幽美宁静的园林风光图。第二句“栏前仿佛见山□”,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游园所见景物。“仿佛”是说诗人仿佛看到山,但又不是真的看到了,而是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的虚景。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所处环境的关切。第三句“尽教富贵饶公等”,是说富贵的人很多,但只有你我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人。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之情。第四句“未许林泉□数廉”,意思是说,我们虽然不能像古人一样隐居山林,但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保持清白廉洁的品质。“林泉”代指山林泉水。“□”字通“廉”,“□数廉”意即“保持清白廉洁”。最后一句“赏析”是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要求考生要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