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晓放霁,红日照我帷。
起来步幽蹊,金蕊灿朱扉。
芳姿自妩媚,微香袭人衣。
令节无多日,更宜拥培之。
三径岂不富,最喜先开枝。
此意谁领解,惟有渊明知。
子诗正芳润,白露与俱滋。
未□泛杯酌,且要涤甘肥。
落英行可餐,乐哉遂忘饥。

【注释】

  1. 次韵忠甫:指苏轼为友人黄忠甫的诗所作的和诗。
  2. 积雨:连日下雨。
  3. 霁:天晴,雨后天晴。
  4. 帷:帐子,帘子。
  5. 幽蹊:幽深的小道。
  6. 金蕊灿朱扉:金黄色的花蕊灿烂如红门一般绚丽,形容花的颜色鲜艳。
  7. 媚:美好,妩媚。
  8. 微香袭人衣: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
  9. 令节:美好的节日。
  10. 多:多时。
  11. 三径:指庭院中通往居室的三条小道。
  12. 不富:没有财富。
  13. 先开枝:首先开花,比喻早春时节花开得特别旺盛。
  14. 领解:理解,领悟。
  15. 渊明:晋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因爱菊而闻名,所以称“渊明”。
  16. 白露与俱滋:白露时节菊花与水同生。
  17. □泛杯酌:即“泛杯”,泛指饮酒;泛,泛指喝酒。
  18. 甘肥:美味可口。
    【赏析】
    此诗作于苏轼初见好友黄忠甫的《次韵忠甫初见菊开》后,表达了对友人黄忠甫所写诗句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秋天的美好景象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起句“积雨晓放霁,红日照我帷。”描述了清晨雨后的景色,太阳从云层中露出,照亮了苏轼的房间。这句诗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愉悦和满足。
    接下来的句子“起来步幽蹊,金蕊灿朱扉。”描绘了作者走出房间,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的情景。金黄的花朵如同红色的门一样美丽,让人赏心悦目。这句诗通过对色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第三句“芳姿自妩媚,微香袭人衣。”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迷人之处。它不仅美丽动人,而且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使人感到陶醉。这里的“芳姿”指的是花朵的美丽姿态,而“微香袭人衣”则强调了花香带来的感官享受。这些词语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令节无多日,更宜拥培之。”则是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他意识到春天的美好时光短暂,因此更加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希望与朋友共同欣赏这美好的季节。这里的“拥培”指的是呵护、培养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三径岂不富,最喜先开枝。”则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他观察到院子里的小路两旁,有许多花草树木,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率先开花的植物。这里的“三径”指的是院子中的三条小道,而“先开枝”则是指最先开花的植物。这句话通过对比其他植物和先开花的植物,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此意谁领解,惟有渊明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这种生活态度。这里的“领解”指的是理解、领悟,而“渊明”则是指陶渊明。这句话通过提及陶渊明的名字,强调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