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寒泉漱玉鸣,洞门斜入石廊横。
烟霞不改古今色,山水无闲朝暮声。
窥洞野猿悬树立,惊人呦鹿上岩行。
有时写尽琴中趣,风定千林月正明。
【注释】
百尺寒泉:指玉泉。
漱玉鸣:指泉水清澄见底,有如漱洗玉石之声。
洞门:洞口。
斜入:倾斜进入。石廊:石造的走廊。
烟霞:山间或水边云雾缭绕。不改:不改变。古今色:无论古代还是现在。
山水:山中的水流,泛指山中景色或自然风光。不闲:不停止。朝暮声:早晚的声音。
窥洞:从洞里往外看。野猿:山林中的猴子。悬树:挂在树上。
惊人:惊动人。呦鹿:一种动物,这里指鹿。上岩行:跑到岩石上来。
有时:有时候。写尽:完全写出来。琴中趣:琴中的情趣。风定:风雨停歇。千林:许多树林。月正明:月亮明亮正好。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玉泉洞景色,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洞口,颔联写山洞,颈联写山林,尾联写风月,最后以“写尽”作结,将全诗收束在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之中。
前四句写景为主,后四句写情为主。写景又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一、二两句),写玉泉洞的外景。首句点出洞名,次句点出洞口。这两句话写得很有特色,它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洞口深处。玉泉洞深不可测,人们常说:“不到万水千山,不知天之高也。”诗人正是用这种夸张的说法,来突出玉泉洞的深邃和神秘。
第二层(三、四两句),写玉泉洞的内景。这一层主要表现了玉泉洞的幽深。诗人先写“斜入”二字,便给人以曲折回旋的感觉,使人感到玉泉洞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迂回曲折的;再写“横”字,就更让人产生一种迷离恍惚之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玉泉洞的幽深,又表现出诗人游洞时的惊喜之情。
第三层(五、六两句),写玉泉洞里的山林景物。这一层又分为两层。前半句写“野猿”,后半句写“惊鹿”。这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它们都栖息在山林中。但它们的习性不一样。野猿喜欢在树上悬挂,而不会飞走;鹿则不同,它善于奔跑,能够迅速地跑掉。所以诗人说“窥洞”,就是从洞中往外看的意思;而“惊人”则是说,这两只动物被诗人发现了。
第四层(七、八两句),写玉泉洞里的风月。这一层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句“写尽”一词,说明诗人要表达的情趣很丰富。而后半句“风定千林月正明”,则写出了玉泉洞外的月夜美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形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