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高岳宅神仙,叠石诛茅对碧巅。
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
彩鸾呼侣归残照,野鹤□□下紫烟。
谁识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双全。
【注释】
望仙台:指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地。
高岳宅神仙:高耸入云的山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叠石诛茅:用石头垒起,茅草盖顶,形容建造简陋的房屋。
碧巅:青色的山顶。
管弦:古乐器名,这里代指乐曲。
彩鸾呼侣归残照:彩鸾,神话中的鸟名,常在夕阳中飞翔;呼侣,呼唤同伴,这里代指诗人本人。
野鹤□□下紫烟:野鹤在紫色烟雾中飞翔。
蟠桃:传说中的仙药,能让人长生不老。
最深处:最深的地方。
刘郎:指晋朝人刘琨。
刘郎风骨:指刘琨刚正不阿的性格。
【赏析】
《望仙台》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山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全诗以“望仙台”为题,通过描绘仙山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开头两句“台前高岳宅神仙,叠石诛茅对碧巅。”描绘了仙山仙境的美丽景象。高耸入云的山峰、神仙居住的简陋小屋、青色的山顶,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两句既展现了仙山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山仙境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两句“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进一步描绘了仙山仙境的氛围。云雾缭绕,仿佛与人间隔绝,使人感到神秘而不可捉摸。而管弦乐声,则如同雨滴般飘洒下来,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气息。这两句既展现了仙山的神秘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后四句“彩鸾呼侣归残照,野鹤□□下紫烟。谁识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双全。”则是诗人对仙境的思考和感慨。彩鸾和野鹤都是传说中的仙鸟,它们在夕阳下飞翔,在紫色烟雾中穿梭,象征着仙境中的自由和美好。然而,诗人却不知道仙山的最深处在哪里,只能感叹自己无法真正领略到仙境的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刘琨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将,他以刚正不阿的性格著称于世。诗人将自己比作刘琨,表示自己虽然渴望像他一样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压力却让他感到无奈和疲惫。
整首诗以“望仙台”为线索,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仙境的思考和感慨,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既有优美的意境,又富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