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
日车扶晓出,斗柄斡春回。
致理归廊庙,私忧尚草莱。
太平岂无象,天意是胚胎。
《元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冬,当时杜甫流寓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县东)。
“谷旦休祥见”:元旦,吉祥之兆显现出来了。
元朝,指唐王朝。氛祲,指战乱。开,解除。这句说元旦时,吉祥之兆显现出来了。
“日车扶晓出”:太阳从东方升起了。扶:扶持、引导,引申为牵引、推动。这句说太阳在东方升起。
斗柄斡春回:北斗七星中的斗柄转动起来,春天随之而回。这句说北斗星的斗柄开始转动,春天也随之回来。
“致理”:使政治清明。廊庙:古代朝廷,也泛指官府。这句说治理天下的政治清明,归之于朝廷。
“私忧”:个人的忧虑、烦恼。这句说个人还有忧虑,归之于民间荒草野莱之地。
“太平”:这里是指国家的平安,没有战争和动乱,也指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安宁。这句说国家太平,没有战争和动乱,也指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安宁。
“岂无”:难道不是吗?象,迹象,比喻。这句说国家太平的迹象不是没有,而是天意正在孕育中。
赏析: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流寓梓州所作。前四句写元日祥瑞之兆,表现了作者对国泰民安的热切向往;后四句抒发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切,体现了作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精神境界。全诗情调昂扬,语言平易,风格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