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北塞烟长,谁作今年一苇航。
已见五龙思自奋,似闻两虎却相伤。
麟台君有青云路,蜗舍吾其白首郎。
忧国忧家连梦寐,端知不复有他肠。
【注释】
河东河北:指山西一带。塞烟:边塞的烟雾。一苇航(xiān):比喻小舟,用以形容渡过黄河之难。五龙:传说中黄帝的五个儿子。自奋:自己奋发图强。两虎相伤:比喻互相争斗。麟台君:指汉光武帝刘秀,他曾在洛阳宫建麒麟阁以纪念功臣。青云路:比喻仕途顺利、前程远大的道路。蜗舍:蜗牛之壳,比喻地位卑微的住所。白首郎:指年老体衰的男子,此处借指自己的丈夫。忧国忧家连梦寐:形容心中忧虑国家和家庭。端知:肯定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苦闷与不平,表达了他忧国忧家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诗的开头两句“河东河北塞烟长,谁作今年一苇航”,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边塞风光画面,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诗人用“长”字写出了塞烟的辽阔无垠,而“一苇航”则形象地表达了渡黄河的艰难程度。这里的“一苇航”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描述,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写照。
诗人转入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已见五龙思自奋,似闻两虎却相伤。”这里,“五龙”和“两虎”分别代指自己和他人。诗人感叹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就像看到五条龙争抢一条船一样,只能独自奋斗;而别人则像听到两只猛虎相互伤害的声音一样,无法取得成就。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竞争残酷。
第三句“麟台君有青云路,蜗舍吾其白首郎”,则是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卑微之地,但依然怀揣着远大的抱负。这里,“麟台君”指的是汉代光武帝刘秀,他曾建麒麟阁以表彰功臣,诗人以此自比,希望自己也能有所建树。而“蜗舍”则暗讽了自己的地位低下,如同蜗牛般蜗居在小小的角落里。
最后两句“忧国忧家连梦寐,端知不复有他肠”,更是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深深忧虑。他担心自己的命运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危,担心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这里,“端知不复有他肠”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为国为民作出贡献,不再有其他的烦恼。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担忧,更传达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热爱与责任感。这种情感和信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因此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