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拓藤萝住翠峦,移根千本到云端。
初乘雨露迎春种,便作云霄蔽日看。
岩穴从今增气象,茯苓可拟救衰残。
知君有意怜栖隐,更约坚身待岁寒。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

新拓藤萝住翠峦,移根千本到云端。

初乘雨露迎春种,便作云霄蔽日看。

岩穴从今增气象,茯苓可拟救衰残。

知君有意怜栖隐,更约坚身待岁寒。

注释:

①谢韩秀才: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因曾官至吏部侍郎(掌管选拔官吏的行政事务),又称为“韩侍郎”。他与李白有深厚的友谊。

②翠峦:绿色的山峦。

③云霄:天空。

④岩穴:山洞。

⑤茯苓:一种中药材名。这里用“茯苓”比喻松树生长在岩石中,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在得到朋友送来的松树后写的四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松树的喜爱和欣赏。

诗人描绘了松树生长的环境,将其置于翠绿的山峦之中,仿佛已经扎根于云端,展现出了它高大挺拔的姿态。这种描述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感激之情。

诗人将松树比作乘坐雨露的种子,迎接春风的降临,迅速成长起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初乘雨露迎春种”和“便作云霄蔽日看”,展现了松树生长迅速的特点,同时也寓意着友谊的深厚。

诗人进一步赞美了松树的品质。他提到了“云霄蔽日”,这是形容松树的枝干高耸入云,遮挡住了阳光。这种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松树的高大挺拔,也体现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之情。

诗人还通过“岩穴”、“茯苓”等词语,赞美了松树生长在岩石中的顽强品质。他认为,松树能够在岩石中生长,具有坚韧不屈的精神,这与他自己的人生态度有着相似之处。因此,诗人以“茯苓可拟救衰残”来形容松树的生长过程,既是对松树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肯定。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够继续陪伴着他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共同面对岁月的变迁。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显示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