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
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
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
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

【注释】

伯时:即韩滉,字伯时,唐代著名画家。太初:指唐玄宗时期。大宛:今新疆地区。虎脊天马图:韩画中的名作之一。

【译文】

笔端那有此等本领,千里之程尽在胸中。

四蹄似电似雷疾驰而去,马群一看皆空无一物。

谁能乘这匹神骏的宝马,超俗绝伦驾长风驰骋。

韩氏逸材归辔勒后,岁星运转于执徐同月。

【赏析】

韩滉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的画艺精湛、造诣深厚,特别是以画马而著称。他的作品《五马图》(又名《五骏图》),就是一幅传世杰作。其中《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最为人称道。此画描绘一匹威武矫健的天马上,有一只老虎,虎背上骑着一位骑者。这幅画的构图奇特,形象生动,气韵生动,堪称绘画艺术上的珍品。

诗题咏伯时画《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共四组。第一联写虎的威猛,第二联写马的雄健,第三联写马群的空落,第四联写马的超脱和马群的空落形成强烈对比,最后一句点明“岁在执徐同”。

首联“笔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画家画技的高超,把千里之外的大宛虎脊天马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一样。这两句诗既赞美了画技高超,又表现了对画中天马的喜爱之情。

次联“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进一步描写天马的神速,它四蹄如电,疾驰而去,只留下一片空旷的马群。这两句既赞美了天马的神速,又表现出画中场景的宏大壮丽。

三联“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表达了诗人对画中马的向往之情,希望有人能驾驭这样的神马,超脱尘世,驰骋万里。这里的“超俗”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意思,而“驾长风”则是指驾驭着强劲的长风奔驰。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画中马的向往之情,又体现了他对世俗的不满和追求超越的精神。

尾联“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逸材”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才能,而“执徐同”则是古代的一种历法名称,表示岁星运行到某个特定的位置。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又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赞美画中天马的技艺和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个性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