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

  1. 赠别几复:我多次为你送别。
  2. 风惊鹿散豫章城:秋风中,鹿群惊慌地四处奔逃。
  3. 邂逅相逢食楚苹:偶然间与朋友相遇,共享楚地的美味野菜。
  4. 佳友在门忘燕寝:美好的友情让人忘却了夜晚休息的安宁。
  5. 故人发药见平生:久违的朋友突然来访,让我看到了他平凡而真实的一面。
  6.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今晚我们举杯同庆,希望明晚月亮依然明亮。
  7.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虽然我们已经许久未见,但思念之情却如西山之影,映照在暮色苍茫的江面上,清晰可见。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时诗人流落江西,与友人李萼、郑云逵等为邻。这首诗就是诗人写给他们的一首送别诗。
    首联“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二句写诗人在豫章城送别的场景。“风惊”是说秋风凛冽,“鹿散”,是说鹿被惊吓得四散逃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接着,“邂逅相逢食楚苹”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野外野餐的愉快情景:“食楚”,指吃楚地野菜;“苹”,即野果。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苹”“苹”音近义通,取其谐音“平”,暗指李萼,因为李萼曾改名李平。所以诗人以“楚苹”代指李萼。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喜悦之情。诗人在门口遇到了老朋友李萼,他们高兴地交谈着,忘记了晚上休息的安逸。这里,“发药”是李萼的一个典故。李萼曾隐居嵩山,自号白云子,世称白云先生。他的医术很高超,常常给人治病,人们称他为药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赞美了李萼的高超医术。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友谊。
    颈联“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二句写诗人与友人饮酒赏月的情景。此时,他们正围坐在堂上饮酒赏月,欢声笑语不断。这里的“樽酒”指的是酒杯中的美酒,“月明”则是指明亮的月光。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尾联“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二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虽然他们已经许久未见,但思念之情却如西山之影,映照在暮色苍茫的江面上,清晰可见。这里的“契阔”指的是长时间的分离和思念;“西山影落暮江清”则是指夕阳西下,西山的影子映照着江面,显得格外清澈。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