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郎潦倒今何处,败壁风生霜竹枝。
满世□□专翰墨,谁为真赏拂蛛丝。
【注释】
铜官:今湖南省长沙市。尚书郎赵宗闵:唐代人名,曾任尚书郎。赵宗闵善画竹,有《墨竹图》。败壁风生:指赵宗闵的墨竹图。败壁是形容竹干上斑剥的纹路,风生是指竹子的风姿,也暗指竹干的纹理。霜竹枝:用来形容赵宗闵笔下的竹子,因为冬天的霜冻使竹子变得白净而坚硬。□□专翰墨:指赵宗闵擅长写文章。真赏:真正的赏识。拂蛛丝:比喻赵宗闵的文章像蜘蛛网一样精细入微。
【赏析】
这首诗以咏竹为主,但诗人不从竹本身落笔。诗一开篇就点题:“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这是说,铜官寺中和尚得到一幅赵宗闵的墨竹图。铜官寺在长沙城西,距岳麓山下不远。这里借古道来写铜官寺的幽僻。“一枝”二字,不仅指墨竹一枝,而且暗示赵宗闵的墨竹画名扬天下。接着诗人又写道:“败壁风生霜竹枝。”意思是说,这画中的竹子,就像被风吹过的墙壁一样,显得苍劲挺拔;它那清瘦、挺拔的身姿,就像寒霜覆盖的竹子一样,洁白晶莹。诗人把这幅画比作了“败壁”“霜竹”,可见这幅画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诗二开头两句是:“满世□□专翰墨,谁为真赏拂蛛丝。”意思是说,如今世上专门从事写文章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赏识赵宗闵墨竹画的人却很少。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赵宗闵墨竹画艺术的高度赞赏,又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只知道吟风弄月、不学无术的文人的不满。诗人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大文豪才能真正懂得欣赏赵宗闵的墨竹画。
全诗通过对赵宗闵墨竹画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真理、鄙视庸俗的高尚情操。